国家与革命
基本信息
马克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
作者
列宁
成文时间
1917 年 8-9 月
正文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191708-09/index.htm
序言
序言概述
帝国主义战争(应指一战)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国家与资本家同盟日益合作,加深了对劳动群众的压迫。
多年的和平发展积聚了机会主义,使各国社会党内社会沙文主义成为主流。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沙文主义,特点是“社会主义领袖”迎合“本”民族的资产阶级利益以及“本”国的利益,大多数大国早就在剥削和奴役弱小民族。帝囯主义战争即是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赃物。不与“国家”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偏见作斗争,便无法进行使劳动群众摆脱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影响的斗争。
文章将考察马恩的国家学说,特别是被人忘记或遭到机会主义歪曲的方面。其次将专门分析歪曲这个学说的主要人物,即在一战中破产的第二国际的领袖卡尔·考茨基。最后将对俄国 1905 年革命、1917 年革命的经验作总结。但是 1917 年革命只是帝国主义战争引起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一个环节。因此说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国家态度的问题,是向群众说明为了使自己从资本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他们最近的将来应该做什么。
序言关键词
- 帝国主义战争
- 垄断资本主义 (加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瓜分与再瓜分剥削利益
- 引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国家 (合作)<-> 资本家 (加深压迫)-> 劳动群众
- 和平发展 (积聚)-> 机会主义 (造成)-> 社会党内社会沙文主义占据主流
- “社会主义领袖” (迎合)-> “本”民族的资产阶级利益与“本”国利益
- 剥削和奴役弱小民族
- 总结俄国 1905 年、1917 年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环节)
- 说明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 (说明)-> 为了解放将要做什么
序言总结
序言阐述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以及将要写的内容。时值一战,这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它加深了国家与资产阶级的合作、进行了对剥削利益的瓜分及再瓜分、引发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多年和平积聚的机会主义使得社会党内部社会沙文主义成为主流,不解决这个问题,将影响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为了说明无产阶级要使自己从资本的枷锁下解放需要做什么,作者将考察马恩的国家学说、对俄国的两次革命作总结。